查看原文
其他

停摆四十天,旅游景区的闯关记

CICI 品橙旅游 2021-03-30


【品橙旅游】钟南山院士在节目中说:“开放景区很有必要,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心理。”近日,业界对于景区重启的话题争议不断,钟南山院士的话,更是给了各大景区一颗定心丸。


截至2月25日,携程全球玩乐平台显示,全国已有超过300家知名景区开门接客。从携程平台的8000多家国内景区看,开放比例还非常小,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预计会有更多景区加入开放行列。



01

从景区全关到有序复工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2020年的旅游战疫已经由‘停组团、关景区、防疫情’‘托底线、救企业’,转入了‘严格防控、有序复工’的新阶段。”


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9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景区要严格管控有序开放、因地制宜、科学复工的建议》。


2月23日,黄果树景区正式打开大门,开园营业。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总经理助理余刚对品橙旅游表示,景区按照要求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售票限制,后台接待承载量调整为景区最大承载量的50%。随着贵州省疫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开园以后,每天游客接待数量都在稳定增长。


自2月28日起,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渔湾景区、赣榆潜园3家景区成为首批开放游览的景区。第二批7家旅游景区室外游览区域将于3月8日起有序开放。


“最近在朋友圈里,已经陆续看到一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区风光了。”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旅游推广处负责人梁继东对品橙旅游说,目前景区的游客量并不大,远远在可控范围之内。由于疫情,虽然大家内心都渴望出去走走,但到真正付诸于行动上仍有所犹豫,短期之内不会出现往日人山人海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认为,景区的重启有待在精确调控和管理下推进,一方面,景区重启释放了社会逐步恢复常态运行的信号,能给社会以信心,也给行业信心;另一方面,景区的重启和防疫工作交叉在一起,要逐步导入人流,又要引导人流和控制人流,还要强化和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对基层的防控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目前的总体指南都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分区域、分业态、分类型出台更细的导则。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未有主题公园宣布重启的消息。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对品橙旅游表示,近二十年来,中国主题公园的设计布局除了室外的传统游乐设备之外,还有大量的室内场馆,比如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海昌的海洋馆等,由于室内场馆的封闭性,主题公园还不敢贸然重启。


林焕杰认为,应该在景区开放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主题公园的措施与细则。目前,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也在跟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讨论与研究,如何去解决主题公园面临的重启困难。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处处长杨宏伟副教授认为,景区开放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旅游和其他产品不同,具有独特的消费属性,非常脆弱,早一天开放并不一定就抢占了先机。最重要的是,开放后有没有能力处理有可能再次出现的危机事件、会不会规避可能急于开放又被迫关闭的运营风险才是致胜的关键。


02

倒逼智慧旅游升级加速


疫情期间,科技成为人们链接外界的重要工具。而疫情之后,智慧旅游成为景区关键时期防控的重要手段。


《指南》中提出,景区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要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建议》中还指出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


戴斌表示,用大数据技术对容易产生客流聚集的场景,针对不同空间尺度、停留时间和消费情境进行科学研判。从小规模人流向大规模人流过度,防控型复工提供了难得的承压调试过程。


杨宏伟认为,智慧景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信息技术。在此之前,大多数景区最多停留在信息化管理的初级阶段,对真正的智慧景区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理解不到位、软硬件投入都远远不够,管理维护人才匮乏。由于之前的欠账,短期内要实现能够从容应对严格要求的智慧化管理矛盾比较突出,有可能会出现为了尽快开放而简单粗暴、顾头不顾尾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为了尽快开放而摆架子、做幌子、装样子,并不具备真正的管理实施能力。


“在此之前,有些智慧旅游平台搭建好后,可能就把它束之高阁,并没有真正的运用起来。正是这次疫情,让景区认识到智慧化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可能变成常态的趋势。”梁继东说。


重启后的黄果树景区实现了人脸识别入园。根据游客购票大数据,景区对游客来源进行严密监控,一旦有来自重点疫区的游客,会进行全面的登记和追踪。


余刚表示,实名制分时预约制是旅游景区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感的重要举措,能够为景区带来科学的错峰游览管控,为景区游客时时提供舒适的游览环境,有利于配合公安部门保障游客安全,并且有效解决旅游旺季排队购票问题。


网络实名制预约的最大争议在于老年人操作不便的问题,梁继东表示,目前来看,交通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恢复,景区游客主要以中青年为主。老年人游客大多是与家人一起自驾出游,年轻人会协助他们预约订票,并未有太大影响。


图源:摄图网


03

景区限流会成为规定动作吗?


早在2013年的新《旅游法》中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2015年,前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日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做出明确规定。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或黄金周,各大景区里都是人山人海,远远超出承载最大负荷,不仅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也无法让游客获得好的体验感。


2018年,丽江市市长郑艺宣布丽江古城和泸沽湖景区实行流量管控,不再片面追求游客数量来体现旅游成绩,将从过去单纯的旅游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康养方面转型。2019年底,丽江市旅游发展暨综合交通会上透露,丽江旅游已到了必须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


金准表示,目前,景区限流是临时性的管制工作,应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逐步调整。


梁继东说:“大多数景区在节假日和黄金周时,才会出现井喷的情况。那时候有可能会考虑通过限流和网上预约来做适当的引流。”


“景区限流、控制最大承载量和网络实名制预约既不目的,也不仅仅是应对手段,而是目前和今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旅游大数据分享下提升景区旅游服务品质的常规工具,也可以看做是这次疫情后景区管理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杨宏伟说。


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打击无可争议,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早日恢复正常。金准认为,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旅游企业的效益恢复会更加漫长。疫情后要特别防范不健康的降价竞争,这会给疫后依然虚弱的行业带来很大的次生冲击。对于市场而言,SARS后三年内一批新业态、新技术的旅游企业冒出来,并且成为今天的行业巨头,这种变化并非偶然,也是疫情过后行业的最大希望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